健康知识
秋意浓 话秋乏
“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本来在夏天因为暑气耗散太过一直处在浑浑噩噩的状态,这到了秋天,天高地迥、风疾气清了,怎么还睡不醒呢?尤其是长期处在室内的上班族总有一种疲乏感,会觉得精力不够用,一天干不了几件事就累了,下班了只想往家里走,不论是清晨还是黄昏,只有在沙发和床上歇一会才能缓过劲来。是因为身体出现问题了,还是跟这个口头禅一样,到了秋天一定会乏呢?
一般人的秋乏,是因为天气变化造成的一种生理状态,春夏秋冬,人体阳气的变动跟天地相应,也是一个生长化收藏的规律。到了秋天,阳气该收了,这个收就是收敛,阳气由浮越在上慢慢的潜藏下来,被收敛进人体内部,方便冬天藏好后来年再次生发,所以,秋天能不能收敛的好,关乎着冬天能不能把阳气好好的封藏,进一步关乎着来年人体阳气的升发。就跟农民种庄稼一样,秋天结果实的时候不能把种子存留,来年靠什么播种呢?所以阳气收敛是人与天地相应的一个自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因为阳气的下降与阴气的上升,会处在彼此之间出现相互吸引的状态:阴气欲升被阳气所留、阳气欲降被阴气所引,在这种状态下阴阳不能完全分明,相互勾引的状态就会让人昏昏欲睡、易于疲乏、老打哈欠,这本是这个季节的特点。
但是气候的变化并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与工作,稍加休息便能解除这种疲乏,或者只要被清爽的秋风一吹,人立刻就精神了。只有那些阳气不足或者体内有邪气的人才会一直昏昏沉沉,影响了正常的工作与学习,那么这类人群有什么特点呢?
夏属火、长夏属土,二者都是阳气升腾的季节,如果在这两个季节阳气被耗散太过,那么到了秋天能被收敛的阳气就少了,自然就不清醒了。最常见的伤阳的情况,一个是劳累过多,未能及时休息及补充津液;另一个就是嗜食寒凉太过,例如喝凉饮料、吃太多水果、经常吃刚从冰箱里刚拿出来的东西等,伤了脾胃阳气。土生金,土不足了,自然生金能力就差了。这类人往往脾湿较重,一看舌苔有很多齿痕,并且舌头看起来水汪汪的;大便常常不成形,并且次数不止一次;一聊饮食基本都是吃了凉的东西就会肚子不舒服,而且吃点辛辣的也是得马上跑厕所;感觉嘴里有味儿,还常常腹胀。另一类原因则是由秋季本季节所导致的,即金气太过,秋气性燥,燥则伤阴,导致干咳、口干、皮肤皲裂等一系列津液不足的问题。以上两种情况的人就会在秋季更易疲乏,症状也更严重,这就不仅仅是因气候变动而引起秋乏那么简单了,还需要适当的生活调理以缓秋刑。
首先,要在生活规律上予以调解,一是早睡早起的作息,另一个是不急不躁、意志内守的精神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和天地相合,让阳气渐渐的收敛下来。
第二,因为秋风渐起,人们常常因为受风受凉而出现肩背和头部的不适,所以外出要注意防护外风,可以通过点按风池穴以疏风解表。古人有云:风府两侧是风池,外感风寒热不支,巅顶有风皆可治,脊腰痛彻亦当思。只要点揉此穴,达到酸胀并可扩散至头部,则风邪便能一扫而空。
第三,因秋燥易伤津液,故应该在人体没有湿邪的情况下滋阴润燥,可用石斛、木蝴蝶、麦冬等物泡水饮用,坚持必会有效果。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您解决秋乏的烦恼,能够多出门走走,享受秋的气息,度过一个清爽舒心的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