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
秋燥时节话养生
秋季,气温开始降低,雨量减少,空气湿度相对降低,气候偏于干燥。秋气应肺,而秋季干燥的气候极易伤损肺阴,从而产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对于本身患有肺部疾患的患者可能出现咳中带血。且从中医的角度说秋季阳气渐收,阴气生长,以“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为原则,故保养体内阴气成为秋季养生的首要任务,而养阴的关键在于防燥,这一原则应具体贯彻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根据《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我们将从以下几点简要介绍中医在秋燥时节的养生。
慎起居
秋季,阳气渐消,阴气渐长,天气渐趋凉爽,且昼夜温差较大,注意添加衣物,但要注意的是秋宜凉,未寒不忙添衣。避免衣多汗出,津伤气泄,阴伤加重秋燥。这也就是“春捂秋冻”道理所在。但老年人或者幼弱儿童抵抗力差,容易受凉,当秋季冷风吹来,早晚应适当加一些衣服,抵御寒凉的侵袭。尤其是晚上睡眠时应关闭窗户,以防邪风侵入体内。
调节情志
秋季主收,人与之相应,气机逐渐肃收,因此要收敛自己的神气,不要使神志外驰。保持内心宁静,情绪乐观,舒畅胸怀,抛开一切烦恼,避免悲伤情绪,是秋季养肺的一个好方法。
适当运动
立秋之后,秋高气爽、气候宜人,是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秋季运动应遵守“秋季养收”的养生原则,即保证阴精内蓄,不随阳气外耗。情绪宜安宁清静,收敛神气,动作宜平缓温和,勿汗出淋漓,周身微热,汗出即止。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如爬山、打太极拳、游泳等。
注意饮食
五脏通应四时,秋气内应肺。秋季气候干燥,很容易伤及肺阴,使人患鼻干喉痛、咳嗽胸痛等呼吸疾病,所以饮食应注意养肺。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甘蔗、燕窝、梨、芝麻、藕、菠菜、鳖肉、乌骨鸡、猪肺、豆浆、饴糖、鸭蛋、蜂蜜、龟肉、橄榄。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此外还可适当食用一些药膳,如:参麦团鱼、蜂蜜蒸百合、橄榄酸梅汤等。
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秋季的饮食要“减辛增酸”。辛入肺,酸入肝。秋季的养生要收敛人体的阳气,辛主发散,酸主收敛,减辛增酸,有助于“秋冬养阴”。减少辛散之味,如饮食少用生姜、大葱、陈皮等作料,少吃或不吃麻辣火锅、牛羊肉等。增酸可多食用苹果、梨、石榴、芒果、柚子、葡萄、杨桃、山楂等酸性水果。
初秋时节,天气仍较热,空气潮湿,闷热蒸人,且秋季瓜果成熟,难保人们不贪食过度,这些均会伤损脾胃,脾胃属土,土生金,甘味养脾,脾旺则肺气充。所以秋天早晨多吃些粥,既可健脾养胃,又可带来一日清爽。秋天常食的粥有:山楂粳米粥、鸭梨粳米粥、兔肉粳米粥、白萝卜粳米粥、杏仁粳米粥、橘皮粳米粥、柿饼粳米粥等。
中国人在秋季进补时有个习俗叫“贴秋膘”。源于清代在立秋这天有个“悬秤称人”的习俗,就是以这天的体重和立夏日所称之数相比,以验夏中之肥瘦。夏天因为阳气都发散在体表,出汗,胃肠相对虚冷,一般没什么胃口,因此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轻。秋风一起,人的阳气就开始回缩、回敛,肠胃开始慢慢变得温热,人慢慢有食欲了,就想吃点好的补偿夏天的损失,这就是俗称的“贴秋膘”。但立秋后虽然早晚凉爽,但白天仍有秋老虎肆虐,人的身体还是很容易出现倦怠、乏力等情况,太多的高蛋白食物并不容易消化,反而会增加脾胃负担。其中部分本身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患者,要时刻控制自己饮食、控制血脂来保护血管。所以,贴秋膘一定要慎重!
中医用药根本在于辨证论治,故秋季进补扔不建议轻易药补,我们周围很多常见食材一样有很好的秋季进补效果。如莲子,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古人认为它“享清芳之气,得稼穑之味,乃脾之果也”,秋天食用有养心安神、健脾补肾、止泻固精等功效,不仅有助缓解失眠等,对易患咳嗽、哮喘等肺部疾病的人来说,莲子还可以通过补肾增强免疫力,达到润肺的效果。芡实,又称“鸡头米”,中医认为,芡实性味甘、涩、平,入脾肾二经,能健脾祛湿、固肾止泻,且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优势,其补肾效果强于山药,祛湿效果优于红小豆,镇静效果强过莲子。栗子,是秋冬非常受欢迎的零食,含有糖类、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丰富的营养成分。汉朝医学家陶弘景说:“栗益气、厚肠胃、补肾气,令人耐饥”。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说:“栗,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生食治腰、脚不遂。”认为栗子性味甘温,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等功效。需要注意的是,栗子不可多吃,每日最好不要超过10颗。花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脂肪、核黄素、不饱和脂肪酸和钙、磷等,《本草纲目》中记载:“花生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补气、清咽止痒。”《药性考》中也说:“食用花生养胃醒脾,清肠润燥。”可见其对脾胃失调、咳嗽气喘、贫血、便秘、肠燥等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食品。同栗子一样,食用时不宜过多。
上面简短叙述了中医在秋燥时节的养生,但要切记,生活中起居饮食情志同样重要,不要忽略其中任何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