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科技创新体系 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我院举办第二届青年医学科技创新大赛
为推进科技创新发展,调动全院青年科研人员的科技创新积极性,进一步激发科研活力,4月15日下午,我院举办了第二届青年医学科技创新大赛总决赛。
大赛邀请了通州区科委王本禄副主任,通州区卫健委中医科教科刘麒科长;首都医科大学科技处邵雪梅处长、首都医科大学科技成果转化部技术转移办公室郜文主任、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李睿副主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徐涛主任。我院吴英锋院长、陈学明副院长担任院内评审嘉宾,纪委孙丽华副书记担任本次大赛公证人员,科教科怡然副科长主持本次活动。
吴英锋院长首先为大赛致辞,他表示,科技创新是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前进动力,本次大会的举办旨在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去年医院专利申报工作成绩斐然,医院将会继续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予以高度重视,搭建好转化工作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本次大赛全院共有来自15个科室的33支参赛团队报名,经过层层选拔,最终有17支队伍进入当天的决赛。决赛采用百分制评分标准,从项目应用价值、团队成员及工作基础、技术原理、经济/社会效益、未来发展/转化规划、参赛整体表现六个方面进行评定,此外还增加了项目的建议资助额度。比赛包含项目展示、专家提问两个环节,每支队伍展示限时8分钟,专家点评2分钟。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激烈角逐,共有11支队伍脱颖而出。
其中内分泌代谢与免疫性疾病中心团队的《甲状腺结节诊断与治疗成果多维度转化应用》获得特等奖。本项目主要围绕甲状腺结节人工智能超声诊断系统的研发与应用,提高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与治疗效率,通过人工智能使得甲状腺结节超声诊断结果统一。
获得一等奖的是内分泌代谢与免疫性疾病中心团队的《特殊类型糖尿病精确诊疗模式》,此项目针对单基因糖尿病的发病特点,提出精准筛查策略,提高了对单基因糖尿病患者诊疗的个体化及精准性,有助于对中国单基因糖尿病发病率及分型特征深入理解,为疾病的鉴别诊断和干预提供重要依据;儿科护理团队的《危重新生儿无创机械通气鼻塞套件的改进》,此项目使用简单用具对原鼻塞套件进行替代和改良,重新制作鼻塞套件,以达到更佳的治疗作用。
骨中心团队的《新型髋关节囊缝合装置的研发及临床应用》和《老年股骨颈创新型内固定治疗及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妇产科团队的《新型子宫内膜取样器对乳癌术后内分泌治疗患者子宫内膜病变早期筛查》获得比赛二等奖。
神经内科团队的《脾脏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新思路》、内分泌代谢与免疫性疾病中心团队的《胰岛素临床试验的方案优化:葡萄糖钳夹试验从实践到受试者管理》、麻醉科团队的 《新型中心静脉穿刺测压套件的临床应用》、内分泌代谢与免疫性疾病中心团队的《“三位一体”骨质疏松管理助力基础研究临床转化》、医学影像科团队的《Multiplex 集成序列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初步研究》获得三等奖。
其中《危重新生儿无创机械通气鼻塞套件的改进》是本次大赛唯一一个来自护理团队的作品,获得了最具人气奖。
比赛结束后,各位评审嘉宾对本次大赛进行了精彩点评。徐涛主任对我院青年科研工作者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以及能切实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科技创新成果给予了高度认可。刘麒科长表示,近年来我院科研发展迅速,为推动科研工作更快的发展,今后也将与区科委展开紧密合作,以创新的态度努力将科研成果转化。王本禄副主任对本次大赛的组织工作予以了高度肯定并提出了几点工作意见:一、区科委历年来都十分重视医疗创新,未来通州区的科技创新工作希望能与我院更好的结合起来,打造新型互联网医院,在惠及周边群众的同时对周边医院也将产生辐射带动作用;二、在人才政策上,区科委也将提升相关人才待遇,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三、希望能把大赛的成果更多的延伸下去,发展不同类别的科技创新。不仅是临床应用方面,在基础研究上也能有新的发展。今后希望青年科技创新大赛与区科委的工作能有更好的衔接、大力推动通州区科技进步。李睿副主任表示,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需要创新,临床工作更是离不开科研创新,未来将与大家做好学科交叉研究的工作,努力把临床需求变成具体的应用与场景。邵雪梅处长表示,本次大赛成功地调动了医院的科研氛围,各科研团队以需求为导向,从需求方带动了科技创新工作。
最后,陈学明副院长对本次大赛进行了总结,对各位专家的支持表示了感谢。医院高质量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今后医院将继续搭建医学创新技术交流平台,助推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希望医院科研工作者用更多、更好、更新的科技创新成果为自己的科研成长道路夯实基础。
(科教科 薛阳)